影响循环水中杀菌剂和缓蚀阻垢剂因素
来源:本站整理 | 点击: | 录入时间:2019-10-10
随着工业循环水的应用和发展,除了节约新鲜水量,减少排污水量之外,还可以防止热污染;同时还可以减少设备体积,节省钢材投资,减少企业投资及运行成本。但不足之处在于:循环水重复利用的过程中,由于冷却水和空气接触,吸收了空气中大量的灰尘、泥沙、微生物及其孢子,使系统的污泥增加。
冷却塔内的光照、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氧和养分都有利于细菌和藻类的生长,从而使系统黏泥增加,在换热器内沉积下来,使传热效率迅速降低和水头损失增加,沉积在金属表面的黏泥会引起严重的垢下腐蚀,同时它还隔绝了缓蚀阻垢剂对金属的作用,使药剂不能发挥应有的缓蚀阻垢效能。如何防止微生物的滋生,将成系统运行和管理首要关注的问题,而衡量微生物是否滋生除了通过肉眼观察冷却塔框架及水池上是否有藻类滋生外,一个感性指标就是一段时间内余氯是否在控制范围,而循环水余氯又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为此,笔者结合自己在循环水系统的生产实践就影响循环水系统余氯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对余氯的操作控制浅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材料与方法
试验药品与材料
NaClO:是强碱弱酸盐,次氯酸[ClO-]在水中会发生水解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再分解生氧气和盐酸,盐酸可以杀菌,次氯酸分解产生新生态的氧原子{[O]},两个[O]再结合生成氧气。[O]具有强氧化性,会将微生物组织氧化[如蛋白质变性],并将某些有毒物质氧化。
二氧化氯: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具有与氯气相似的刺激气味,沸点为11℃,且易溶于水,液态二氧化氯在-40℃以上时会爆炸,气态时在空气中浓度超过10%也会爆炸。它是一种广谱性消毒剂,在水溶液中几乎100%以分子状态存在,所以易透过细胞膜,其杀菌作用主要是通过渗入细胞内,将核酸氧化,从而阻止细胞的合成代谢,并使细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