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渗透阻垢剂静态评定方法
来源:本站整理 | 点击: | 录入时间:2015-04-28
在实验室中如何评定反渗透阻垢剂的性能,对于指导现场反渗透系统的运行参数。显得十分重要。今天我们先来着重讲一下反渗透阻垢剂静态评定法。
1、碳酸钙沉积法
碳酸钙沉积法原理为:配制含一定浓度的钙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的水样。加人一定剂量的阻垢剂。在加热条件下,促使水样中碳酸氢根加速分解为碳酸钙。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定钙离子的浓度。钙离子浓度愈大,则阻垢剂的阻垢性能越好。 碳酸钙沉积法是目前国内最常使用的一种反渗透阻垢剂静态阻垢性能评定方法。
2、鼓泡法
鼓泡法是通过模拟循环冷却水在换热器中受热和冷却塔中的曝气两个过程,来评价阻垢剂的阻垢性能。即在升高试验温度的条件下,向含一定浓度钙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的试液中鼓入一定流量的空气。带走二氧化碳。促使碳酸氢钙分解为碳酸钙,试液迅速达到自然平衡pH,然后测定溶液中的钙离子浓度。钙离子的浓度愈大,反渗透阻垢剂的阻垢性能越好。
3、浊度法
配制一定浓度含有成垢离子的水样于恒温装置中,加入一定量的阻垢剂,以恒定的速度搅拌溶液,并滴加NaOH溶液。没有沉淀生成时。溶液的浊度保持不变;随着NaOH的加入,pH升高,达到临界pH时,大量晶体析出。溶液浊度增大。浊度曲线上浊度开始增加的点就是成垢离子开始生成的临界点。 浊度法主要是评定阻垢剂阻CaCO,垢性能的试验方法。
4、电导率法
试验中将装有一定浓度CaC1 和阻垢剂水样的烧杯放人恒温槽中。用电磁搅拌器以恒定速率搅拌该溶液。温度控制在25℃。向其中滴加已知浓度的Na2CO3,溶液。稳定后读取溶液的电导率值。当溶液中有沉淀析出时。电导率会急剧下降,由电导率急剧下降的点可计算出碳酸钙的过饱和度。过饱和度愈大,反渗透阻垢剂阻垢效果愈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