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
来源:本站整理 | 点击: | 录入时间:2021-03-30
硫酸盐还原菌在冷却水系统中繁殖生长的潜在危险是很大的。因为这种菌最适宜生长的温度是20~30℃,而且在高达55~60℃温度下也能存活,生存的PH范围是5~8.6,加上冷却水中含有一定的硫酸盐,特别是在加硫酸调PH的系统中。硫酸根含量就更高,这些条件都有利于硫酸盐还原菌的生长。一旦其他细菌形成的黏泥较多,或水的浊度较高,产生较多沉积物时,就给硫酸盐还原菌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冷却水系统中如果有大量的硫酸盐还原菌繁殖生长时,会使系统发生较严重的腐蚀。因为这种菌还原生成的硫化氢会腐蚀钢铁,形成有臭味的黑色硫化铁的沉积物,这些沉积物又会进一步引起垢下氧的浓差电池腐蚀。
当这种菌大量生成时,仅加入氯气来杀菌是不行的,因氯会与硫化氢起反应而被消耗掉,所以必须投加其他的杀菌剂。
.真菌
真菌是一种不含叶绿素的单细胞并呈丝状的一种简单植物,它不分化出根、茎和叶。由于没有叶绿素,所以不进行光合作用。它属于腐蚀或寄生生物,是一种异氧菌,其大部分菌体寄生在动植物的遗骸上,分泌出一种消化酶,菌丝则从植物或动物物体上吸收营养而生长,故有些真菌能利用,木材的纤维素作为碳源,将其转变为葡萄糖和纤维二糖,从而破坏冷却塔中的木结构。它们常以生成孢子进行繁殖。
真菌最宜生长的温度为25~30℃,PH为6左右,然而在冷却塔中发现的许多菌种,却能在34℃甚至更高的温度下良好的生长。下表所列的是冷却水中常见的真菌,以及它们适宜的生长条件。
冷却水中常见的真菌及其适宜生长条件
真菌类型
|
例子
|
特性
|
生长条件
|
产生的问题
|
温度℃
|
PH
|
丝状霉菌(半知菌)
|
鞠美菌
青霉菌
毛霉菌
镰毛霉菌
交链霉菌
|
黑黄褐色
蓝色
黄绿色
白灰色
黄褐色
|
0~38
|
2~8
|
木材表面木腐病,细菌状粘液
|
似酵母菌(子囊菌)
|
酿酶菌
酿母菌
|
革质或橡胶状,一般带有色素
|
0~38
|
2~8,
5.6为最佳
|
细菌状粘液,使水和木材变色
|
担子菌属
|
卧孔菌
革橺菌
|
白或棕色
|
0~38
|
2~8,
5.6为最佳
|
木材内部腐烂
|
真菌寄生在冷却塔结构上,除消耗木材中纤维素和碳水化合物从而使木材腐朽破坏外,菌丝还会形成黏泥,堵塞管道。
真菌对杀生剂有抗药性,因此,在已感染了真菌的木材上喷洒杀生剂效果不大。通常要用新的预处理过的木材来替换有真菌的木材,并要定期的向木材上喷洒氯代酚,以增加未感染的木材的预防性。
二、冷却水系统中微生物的控制
根据微生物生长条件的不同,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控制冷却水系统中微生物的繁殖生长。
1.防止日光照射
藻类生存和繁殖,需要日光照射进行光合作用,如能遮断阳光,就可防止藻类的发生。
2.采用过滤装置
补充水进入系统前,预先经过过滤处理,可以除去水中藻类等悬浮物质。对循环水也可采用旁滤法除去悬浮的混浊物、藻类等。
过滤设备通常为铺沙子或无烟煤粒的过滤池,也有采用微过滤机。
3. 加强原水前处理,改善水质
对原水进行前处理时,加强混凝沉淀处理可在除去悬浮物的同时,除去部分浮游生物和细菌。常用的混凝剂有三氯化铁、硫酸亚铁和硫酸铝等,投加的药量一般为20~30ppm,可除去80%~90%的悬浮物。如果在投加硫酸铝或硫酸亚铁的同时,再添加一些聚合电解质如聚丙酰胺则可提高除菌效果。用加强混凝沉淀处理除去微生物与除藻类悬浮物是相辅相成的。
另外,也可采取曝气处理,以除去游离的CO2 和O2 ;或投加石灰进行处理,以中和游离CO2提高PH值。这些措施有利于铁锰的除去,如能除去铁细菌赖以生存的铁,也就防止了铁细菌的产生和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