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用反渗透设备
来源:本站整理 | 点击: | 录入时间:2021-03-19
反渗透水处理设备概述:
一般自来水或地下水经一级反渗透水处理设备处理后,产水电导率<10μS/cm,经二级反渗透水处理设备后产水电导率 <5μS/cm甚至更低,在反渗透水处理设备系统后辅以离子交换设备或EDI设备可以制备超纯水,使电阻率达到18兆欧姆(电导率=1/电阻率)是反渗透是用足够的压力使溶液中的溶剂(一般常指水)通过反渗透膜(一种半透膜)而分离出来与渗透方向相反。
1、 反渗透水处理设备基本原理
当纯水与盐水两种不同溶液被一半透膜间时,浓度较低的纯水会往盐水方面渗透,平衡状态所产生的液位差称为渗透压。如果在盐水面施加足够大的压力(即大于渗透压),此时水的流动方向相反,该现象称之为反渗透。(Reverse Osmosis)。
2、反渗透水处理设备简介
RO(Reverse Osmosis)反渗透技术是利用压力表差为动力的膜分离过滤技术,源于美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宇航科技的研究,后逐渐转化为民用,目前已广泛运用于科研、医药、食品、饮料、海水淡化等领域。RO反渗透膜孔径小至纳米级(1纳米=10-9米),在一定的压力下,H2O分子可以通过RO膜,而源水中的无机盐、重金属离子、有机物、胶体、细菌、病毒等杂质无法通过RO膜,从而使可以透过的纯水和无法透过的浓缩水严格区分开来。
RO膜过滤后的纯水电导率 5 s/cm, 符合国1家实验室三级用水标准。再经过原子级离子交换柱循环过滤,出水电阻率可以达到18.2M .cm,超过国1家实验室一级用水标准(GB682—92)。
3、反渗透的工艺流程
反渗透设备按水质需求,通常有一级反渗透设备和二级反渗透设备;
单级分渗透设备工艺流程:原水箱→原水增压泵→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离子软化系统/加药系统→中间水箱→高压泵→阻垢剂添加→保安过滤器→反渗透装置→离子交换器→杀菌设备→纯水箱→用水点
二级反渗透设备工艺流程:原水箱→原水增压泵→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离子软化器→保安过滤器→一级高压泵→一级RO反渗透系统→二级增压泵→二级RO反渗透系统→EDI超纯水装置(可选)→臭氧杀菌设备(可选)→纯水箱
反渗透设备通过不同的工艺组合,以符合生产用水要求,如:在制药行业臭氧杀菌设备为必选设备,在硅片冲洗中EDI超纯水装置为必选设备。
4、反渗透水处理系统
一般包括预处理、反渗透装置、后处理、清洗装置和电气控制等部分组成。
预处理一般包括原水泵、加药装置、石英砂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软化器、精密过滤器等(也有用超滤作为预处理的,称为全膜法处理),其主要作用是降低原水的污染指数和余氯,达到反渗透的进水要求。预处理系统的设备配置应该根据原水的具体情况而定。如果直接抽取地表水或地下水源,则应先经过地表水处理设备或地下水处理设备处理后,再经预处理设备处理。
反渗透装置主要包括多级高压泵、反渗透膜元件、膜壳(压力容器)、支架等组成,是反渗透处理的核心装置。